热门推荐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详细版 详细版 docx

| 点击:

【www.31823946.com--热门推荐】

  《乡土中国》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创作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社会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48年。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以下是我能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详细版 详细版 docx,以供大家参考!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详细版 详细版 docx

  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该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

  【作品目录】

  1.乡土本色

  2.文字下乡

  3.再论文字下乡

  4.差序格局

  5.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6.家族

  7.男女有别

  8.礼治秩序

  9.无讼

  10.无为政治

  11.长老统治

  12.血缘和地缘

  13.名实的分离

  14.从欲望到需要

  15.后记

  【内容简介】

  《乡土中国》一书收录了《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十四篇论文,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深度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

  1,《乡土本色》。该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一章中,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特点:其一,“乡下人离不了泥土”。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贵。其二,不流动性。靠农业谋生的人是“粘在土地上的”,并不是说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而是说在人与空间的关系上是不流动的,安土重迁,各自保持着孤立与隔膜。其三,熟人社会。乡土社会的这种人口流动性缓慢的特点使乡村生活很富于“地方性”特点,聚村而居,终老是乡。所以,乡土社会是个熟人之间的社会,这才有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

  2,《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这两章说明了一个问题——乡土社会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文字是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阻隔的产物,但在乡土社会中,“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文字呢?”其实,还有更多的不需要声音和文字参与的“特殊语言”可用来作象征的原料,如表情、动作等,它们比语言更有效。“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说话都不是传达情意的惟一象征体系。”《文字下乡》说的是传情达意的空间之隔,《再论文字下乡》则说的是时间之隔,包括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由于乡土社会是一个很安定的社会,一个人所需的记忆范围本来就很狭窄;而同一生活方式的反复重演,也使得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而无需文字。

  3,《差序格局》。从《差序格局》到《男女有别》,讲的是家、国、天下三者的伦常关系在社会学上的意义。“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观点,指的是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中国人独特的“私”的个性,造就了中国独特的“差序格局”。不同于西洋社会有如捆柴的团体格局,费孝通在书中将中国的格局比作“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不一定相同。每个网络都是以“己”作为中心,每个网络的中心也各不相同,这就是一个差序格局,伦的格局。

  4,《家族》《男女有别》。这两篇讲的都是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问题。在西洋,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这个社群能经营的事务也很少,主要是生儿育女。但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可以沿着父系这一方面扩大。当其扩大成为氏族和部落时,其功能显然不只于生育,而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在中国的乡土社会,家是个连绵延续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婆媳之间,是纵的。所以,对于两性之间的感情,中国人就矜持和保留得多,纪律排斥了私情,这在“男女有别”中有进一步的说明。乡土社会是一个男女有别的社会。浮士德式的恋爱精神,在乡土社会中是不容存在的。因为乡土社会不需要新的社会关系,更害怕旧的社会关系被破坏。乡土社会是阿渡罗式的文化观,男女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这便是男女有别的原则,即干脆认为男女之间不必求同,不必了解,在生活上加以隔离。

  5,《礼治秩序》《无讼》。讨论乡村社会中人们如何基于宗法制家庭的感情进行道德判断和约束。乡土社会治理方式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于‘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在乡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关系的调节不是靠法律来调节,而是靠“礼”这种社会规范来调节。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它正是与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相互配合适应的,通过不断重叠、蛛网式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到其他人,进而在整个社会营造一种合适的统冶秩序。“在乡土社会中,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这也正是讼师在乡土社会中没有地位的原因。在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之下,原本不承认有可以施行于一切人的统一规则,而现行法却是采用个体平等主义的。现行的司法制度,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

  6,《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和《名实的分离》,讲的是四种权力。关于乡土中国的权力结构,该书在《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和《名实的分离》三篇中分别加以阐述。费孝通认为社会权力共有四种形式:一是在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横暴权力;二是在社会合作中所发生的同意权力;三是在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长老权力;四是在社会变迁中所发生的时势权力。

  【作品思想】

  在该书中,作者把乡土中国看作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一种特具体系,支配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特性。

  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是乡土性的。以土地为本的乡土社会人口流动率极低,从而导致村落之间的孤立和隔膜,“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中长大,代代相传的社会习俗指导着他们的行为。在这种社会里语言足够传递世代的经验,“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之间传授无缺”。据此,费孝通指出文字下乡的困难在于乡土社会的人们没有用字帮助他们社会生活的需要,提出治愚的根本在于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变化。费孝通还从群己关系上将中西方的社会结构进行对比,认为西方社会是一种团体格局,团体界限明确,团体成员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而乡土中国社会结构则是一种差序格局,他说:“以己为中心,象石子一般投入水中……而是象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种差序格局以“自我”为中心,富于伸缩性,群与己,公与私的界限都变得十分模糊。在此费孝通把中国人的“私”心放在这种格局下进行讨论,“中国传统社会里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党,为了党可以牺牲天下。”正是因为这种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而乡土社会也就没有超乎私人关系的团体道德观念”,“中国的法律和道德,都因之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普遍性关系的确立,正是现代社会异于传统社会重要标志之一。

  根据以上提出的概念和简单的结构分析,费孝通又具体分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社群“家”。他认为作为一个事业组织的家,其大小依事业大小而定,其主轴是父子之间而非夫妇之间,在家内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乡土社会为维持秩序而在男女之间不强调感情,而强调合作,男女有别的界限使中国传统的感情定向偏于同性方面去发展,同性组合使家庭的团结不易巩固,于是以同性为主,异性为辅的家族便代替了家庭而成为乡土社会的基本社群。费孝通认为,乡土社会的秩序是靠“礼”来维持的,礼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只要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礼治社会便不需法律来维持秩序,无讼是乡土社会的特色。费孝通特别指出,中国正处在乡土社会的蜕变过程中,要使现代司法制度得以彻底推行,必须“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先有一番改革”。

  在分析乡土社会秩序何以维持的基础上,费孝通进一步剖析了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他把权力划分为四种类型,即社会冲突中发生的横暴权力,社会合作中发生的同意权力,社会继替中发生的长老权力和社会急剧变迁中发生的时势权力。在乡土社会中,既有不民主的横暴权力,也有民主的同意权力,但这两者均不构成权力结构的主导方面,因为前者受到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限制,而后者又受到分工体系不发达的局限,因而乡土社会“虽则名义上说是‘专制’的。‘独裁’……在人民实际生活上看,是松驰和微弱的,是挂名的,是无为的”。乡土社会中明显地存在于一种既不同于横暴权力又不同于同意权力的另一种权力,费存通称之日“长老权力”,它是一种既非民主又异于不同主的专制。概而言之,乡土社会是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费孝通在分析乡土社会的秩序的维持和结构的稳定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对其变迁的考察。他认为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过程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台;名与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血缘是身分社会的基础,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因此他说:“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而就长老权力下的乡土社会来说,变迁往往采用“注释”形式,即“维持长老的权力而注入变动的内容”,这就导致了名与实之间极大的分离,并且其距离随变迁速率而增加。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重要区别之一还在于前者的人们是靠欲望行事,虽然这些欲望由于文化的陶冶而恰好符合人类的生存条件,而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不是根据经验,而是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运用知识去计划社会生活。费孝通认为“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社会学家。1920年进入苏州振华女校读书。1928年就读于东吴大学医学预科。1930年考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33年成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及人类学系研究生。1936年获公费留学资格赴英国伦敦大学政治学院学习人类学。1938年获哲学博士(社会人类学)学位。

  回国后,先后在云南大学、清华大学任教授。1942年加入民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政协常务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副院长,国务院专家局副局长,第六届政协副主席,第七、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国家民委顾问等。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详细版 详细版 docx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备课手记

  温景祥

  如何在平淡乏味的生活中找到存在的动力?我的答案是——自讨苦吃。喝的茶越来越苦,可能是因为味蕾迟钝了,人生越来越无趣了,要吃点苦头,让自己清醒一下。无可奈何地要上公开课,既来之则安之,就挑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吧。

  《乡土中国》是新课标教材要求必读的书目,许许多多的名家肯定在争抢“时势权力”,我深怕铺天盖地的信息充塞我的大脑,所以抢在名家们到处宣讲之前尝试一种“最本真的阅读”,最终决定认真地啃一啃这本书。

  从重读《乡土中国》到撰写文本导读,到设计导读课与阅读交流课,花了将近一周的时间,在这一周也顺带读了几本相关的书籍,感觉到自己对于《乡土中国》的理解又进了一层,或许这就是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中所说的那种“获得重新审视世界的眼光”的感觉吧。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参与讨论“中国社会走向何方”这个大问题的成果,要读懂这本书,要把这本书所提的问题都分析透彻,就要认真梳理“五四”以来知识分子对于中国社会的讨论,因此,严复、胡适、陈独秀、鲁迅、费孝通、梁漱溟等名家的著作都应有所涉猎,尤其是费孝通的《江村经济》、《生育制度》以及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等。可是这么一来,《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就变成了“民国时期中国社会问题以及思潮专题研讨”了,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所以,我只是整理了一些相关问题的背景知识辅助学生去理解这本书就好了——

  背景1——百年前,严复、陈独秀、胡适等知识分子为了表明中国应急速实现现代转换的紧迫性,把现代化道路描绘成人类通往未来的普世性道路,他们认为,只有建立现代性知识的支配地位才能把中国从一个传统帝国转化为现代的民族国家。正是他们对现代启蒙者身份的主动选择,决定了他们对农民的基本态度,他们一直强调农民是愚昧、落后的群体,是社会进步的阻碍,不是推进现代性的力量。(徐志伟《发现另一个“乡土中国”》)

  背景2——鲁迅在《习惯于改革》一文中认为,现代社会的改革者“倘不能深入民众的大层中,于他们的风俗习惯,加以研究,解剖,分别好坏,立存废的标准,而于存于废,都慎选施行的方法,则无论怎样的改革,都将为习惯的岩石所压碎,或者只在表面上浮游一些时”。潘光旦在《废除阴历的教训》中则认为,发动改革的人和接受改革的人中间,相去何可以道里计?所以当务之急,应减少两者的距离,而减少距离的唯一方法是教育:民众所需要的是一般智识程度的提高,领袖们所需要的是一些民众原有经验的认识,而对于风俗习惯的所由养成和急切不能用法律或政令来废除的道理,尤须有切实的了解。

  背景3——1948年前后,也就是在中国的家国命运将面临一场可能有的新选择面前,许多中国的知识分子以各种形式参与到了这场决定一个国家未来前途和命运的生死攸关的大抉择之中去。当年的费孝通,一个三十几岁的年轻人,作为一个有着完整英国人类学训练背景的社会学家,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场讨论之中去,他在云南呈贡的魁阁,作为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的一位教授,领导着一个对于中国社会和文化以及那里的真实存在的人怀有极大兴趣的研究小组。他自己通过实地调查去为学生们讲授“乡村社会学”这门课程,课余所留存下来的文字得到发表,成为了《乡土中国》这本书的原型。(赵旭东《阅读<乡土中国>的价值》)

  背景4——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西洋风气输入,逐代以个人本位、权利观念,伦理本位社会乃被破坏。此风气传入中国后,使中国人固有的观念出现了反转——以自己为重,以伦理关系为轻;权利心重,义务念轻。从让变为争,从情谊的连锁变为各自离立,谦敬变为打倒,对于亲族不再讲什么和厚,敬长尊师的意味完全变了,父子、兄弟、朋友之间,都处不合适。”

  而下一个问题是,让学生阅读《乡土中国》这本书的当代意义是什么呢?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费孝通对中国乡土社会的认识真是透彻啊。从“乡土本色”开始,乡土社会下的农民“封闭”、“静止”、“自私”、“熟人社会”、“愚昧”、“不讲法理”等等,许许多多的概念都可以套在当今社会难于走向“现代化”、“公民意识”难于培养等问题上,所以也曾写下一些文字套用《乡土中国》的概念去批判一些社会现象,以为自己对《乡土中国》已然理解,可以用在时评分析中了。没错,用这些概念来分析社会现象是挺有用的,像朱光潜的《谈处群》等,都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经历了几千年乡土习俗的我们身上一些“劣根性”,这些“劣根性”在社会发展中往往起着负面作用。

  再读《乡土中国》的时候,却又产生了新的想法——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乡土习俗的一些陋习固然是需要清除的,可是中国社会要走向理想的现代社会,也不能把所有问题都指向“乡土问题”上,传统文化要负一些责任,但不能把社会不发展的原因全赖在“传统”上,就好像许多年轻人自己不努力修炼,一旦有缺点了,或者自己没有教育好孩子,就赖在自己父母身上,用“原生家庭”这个词就可以逃避一些责任了那样。我们当代社会的发展,更需要我们去努力学习、认真总结,在前人的基础上,在中西思潮的碰撞中,去开辟一条新的道路。更何况,细读《乡土中国》,费孝通并不是一味地批判“乡土社会”啊,细细品味他的语言,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温厚与博大、细腻与通达。纵览全书,他是用现象去推导概念,通过对乡土基层的分析和对中西思想文化的差异等,去思考社会的走向,但这并不是“答案之书”,而仍然是“问题之书”,我们需要在费孝通对“乡土社会”分析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用现代的眼光,审视西方思想的优势与不足,反思中华传统文化的缺点与价值。只有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综合中华民族的环境资源、文化历史等情况,才能领略到作者灌注在书中的情感与精神。

  我们尽管引导学生去整理每一章的思路与框架,引导学生去分析材料与观点,引导学生用书中的观点去分析时事现象,例如“情与法”、“私德与公德”、“礼治与法治”等等的问题,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费孝通心中的“现代社会”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我们今天去分析现代社会发展问题有当下的技术优势,当然也有新的局限,像弗洛姆所说的“隐在的不自由”我们也未必能够分析出来,所以,应该怀着更加宽松的心态来理解这个社会的种种问题,同时更加清醒地分析《乡土中国》中对“乡土社会”的判断,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当代社会发展与公民意识发展所需要的种种条件。

  正如费孝通所言,“横暴权力”的产生是需要经济基础的,同样,“同意权力”也是需要有经济基础的,创造一个“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更是需要经济基础的。今日思考社会建设问题,要充分挖掘传统文明的核心价值,把“家国情怀”充分地运用到现代社会的建设中,依据新的技术去构建最合理的“权力体系”,让社会走上理性而充满生机的道路上,真正能够健健康康地发展下去。

  第三个问题是,高一阶段带着学生对《乡土中国》进行整本书阅读活动,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这个活动的价值在哪里?需要哪些条件去获得这些价值?该用怎样的操作方式才能达到这些目的?

  借用哲学家怀特海在《走向学习中心》说的话——在教育中,我们所处理的是人的心,不是没有生命的物质……是唤起好奇心、判断力和把握复杂情境的能力,是如何运用理论去洞察特殊事例。我认为这次活动的核心,应该是以《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为例,通过阅读实践去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判断力和把握复杂情境的能力”,是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形成“思维能力”,去进入更深层次的“文化体验”。

  为此,除了鼓励学生大胆地按照自己的方式来阅读这本书,让他们体验一种纯粹的阅读之外,我还设置任务,让学生分阶段、有层次地理解整本书内容,从初步的读书笔记撰写到思维导图整理,再到文章内容评析以及时评材料分析等,以“追求用途”来追求“阅读效果”。我用两周时间一边以导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整理读书笔记,一边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交流心得、探究问题。每一个学生的理解方式都不同,每一个学生的前阅读状态都不同,所以很难完全统一进度,不过可以划定期限,引导学生注意阅读的身心状态,保证阅读的连续性和集中度。

  经过一轮阅读之后,我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引导学生如何在阅读中提升专注度、记忆力以及自然理解能力。哲学家陈嘉映在新书《哲学、科学、常识》中这样解释道:“自然理解才是本然的因此也是最深厚的理解。”何谓“自然理解”?就是“会心会意”地理解,就是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思考最深刻的思想。因此,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就要从阅读状态、笔记整理、学以致用、互证参考等方式强化阅读效果。

  1.调整阅读状态,提高思维水平

  弗洛姆说,只有投入专注的思想和情感,才能真正训练阅读的思维,才能跳开单向思维,走向文字的深处,洞察文字背后的观念。所以,我通过以下六个问题来分析学生的阅读情况,也鼓励学生自己设计问卷,表达自己的思考:

  (1)这两周阅读的《乡土中国》的感受:

  A.喜欢读并且读完了 B.不太喜欢但读完了 C.不太喜欢也没读完 D.被迫读了一点点

  (2)阅读《乡土中国》过程中重点采用的方法是什么?(可多选)

  A.边看边梳理思路 B.边看边圈划重点词句 C.边看边整理论据与论点 D.没仔细思考

  (3)阅读《乡土中国》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内容是什么?(可多选)

  A.整本书写作的背景与相应的主题 B.整本书内容的框架与论证思路

  C.著作中的论据与分析出来的结论 D.我感兴趣的内容或我要的素材

  (4)能随机说出《乡土中国》的目录吗?

  A.能全背出来 B.能说出大部分 C.只能说出几个 D.完全不记得

  (5)阅读《乡土中国》给你带来哪些启发?(可多选)

  A.初步了解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 B.对我的学习生活有很大启发

  C.能用里面的素材和观点来写作 D.学会一些分析社会现象的方法

  (6)你会在什么情况下再读《乡土中国》呢?

  A.渴望弄明白书中内容 B.学习生活中遇到相关的问题

  C.需要和他人交流分享时 D.一次就读怕了,再也不想见到它

  2.常写读书笔记,达到自然理解

  然后指导他们做读书笔记的三个层次——1.一本书,第二遍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时会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读几遍之后才发现,要发现这些内容对于自己的价值和作用,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2.做读书笔记是为了能够融会贯通、采花酿蜜、化为己有,所读内容能成为启发自己思考的钥匙,能成为证明自己思考的论据,能成为自己著述的材料。3. 做读书做笔记的还需要能够“互证参考”,能针对同一主题、同一事件、同一人物而对比不同名家的分析意见,坐观他们的争论,从而形成自己的判断。

  3.运用阅读所得,保持思维活跃

  艾利亚斯说过:“只要过去的经验和状况在现实的社会存在中还有一定的价值和作用,只要世代相传的人们还能够从这些词的意义中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这些概念便有生命力。”所以,要让学生读懂《乡土中国》,就要引导他们请联系生活,谈谈《乡土中国》对自己的启发,然后学习费孝通从社会现象中分析背后的文化思想原因,从耳熟能详的文化信息中挖掘背后的原因及影响。(1)阅读文学作品或新闻报刊过程中用到《乡土中国》的分析方法和相关理论;(2)与亲友交往过程中用到《乡土中国》所分析的社会关系加以理解并融洽相处;(3)旅游途中如何运用《乡土中国》观察分析的角度与方法去“看风景”并追寻意义;(4)阅读《乡土中国》后认真分析班主任与学生干部在班级管理上行驶的权力有何不同;(5)访谈老师,如何看待学校定期举行的“校长与同学面对面”活动——学生直接向校领导反应学校的问题,如课程设置、饭堂定价、宿舍管理、自修室管理、学生社团管理等问题;(6)参观“陈家祠”、“余荫山房”等宗族纪念场所,查阅“范氏义田”等资料,研究宗族关系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然后写一篇调查报告。

  4.能够互证参考,追求深度阅读

  (1)费孝通《乡土中国》的核心问题——费孝通后来评价说:这是在探讨“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的大问题,同时也是“在抒发着自己对于理想中的中国应该选择的道路将会是怎样的,它未来究竟会有怎样的一种变迁和转型。”

  (2)陈心想《走出乡土》的对话——说是朝圣之旅,是说这本书是我带着很深的情感来向乡土社会和走出乡土的人们的致敬之作。也正如俊起信中所说:“个人的经历决定了你对‘乡土中国’的深切感受和复杂感情,既有一丝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眷恋,也有对它无可奈何的变迁的同情,还有对它走向‘契约精神’和‘“法理社会”的期待。这与费孝通的“把我也融进去了”的“善解人意”,其情相通。”

  (3)徐志伟《发现另一个“乡土中国”》的勾连——百年前,严复、陈独秀、胡适等知识分子为了表明中国应急速实现现代转换的紧迫性,把现代化道路描绘成人类通往未来的普世性道路,他们认为,只有建立现代性知识的支配地位才能把中国从一个传统帝国转化为现代的民族国家。

  (4)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对照——“西洋风气输人,逐代以个人本位、权利观念,伦理本位社会乃被破坏”。西洋人在近代开出“一切皆以个人为本位,对外抗争,向外用力的风气”。“以自己为重,以伦理关系为轻;权利心重,义务念轻。从证变为争,从情谊的连锁变为各自离立,谦敬变为打倒,对于亲族不再讲什么和厚,敬长尊师的意味完全变了,父子、兄弟、朋友之间,都处不合适。”

  (5)张汝伦《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明》的总结——我始终认为我们的时代问题归根结底是现代性问题,对于中国人来说,现代性问题主要体现为现代中国自我建构和自我理解的问题。毋庸讳言,源自西方的现代性思维与话语,极大地影响了现代中国的自我建构和自我理解;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这种自我建构和自我理解的辨证法,必然要求对之进行批判和解构,否则这种自我建构和自我理解就不可能最终完成。

  阅读是从理解到对话的过程,一开始先学着去理解作品,然后广泛阅读、深入思考、提升自我,才有可能实现与作者对话的目的。王羲之说:“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理解是难于避开时间差的,所以不能迷惑于书中的概念,简单用《乡土中国》的观点来看今天的现象,但也不能轻视它在中国社会前进道路上起过的作用。我们要对当下的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对未来的技术有一定的假设,要运用更加综合的方法来研究社会,要认真挖掘传统文明的不朽价值,立足于民族文化根本,致力于民族文化建设,这样才能实现隔时空的对话。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详细版 详细版 docx

  今天,高一年级又迎来了约定中的阅读课程。同学们开始了对《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

  高一语文组的老师们也对同学们的阅读进行了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学生们进一步思考“读什么,为什么读,怎么读,读到什么程度”。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20世纪40年代的一部社会学著作,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整本书阅读”的描述,它属于学术类著作。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学术著作”,并由此“建构整本书阅读经验与方法”。

  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一件事,方法很重要,准备工作很重要。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关键概念、把握全书的逻辑思路、了解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学会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法以及积累阅读学术著作的经验,高一语文组的老师们就这本书的阅读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指导。

  阅读指导过后,同学们立刻投入到了《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中。

  “不动笔墨不读书”,同学们一边阅读一边摘抄关键语句并写下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教室里也处处体现着同学们对阅读课程的热情!

  级部和年级也非常关心同学们的阅读收获,并对同学们的阅读情况进行了调研,大多数同学已经养成了读思结合的阅读习惯,可以对重点句段深入思考、做批注或摘录。

  相信同学们通过阅读《乡土中国》,可以了解社会学的相关知识,获得学术类著作的阅读经验,也可以认清传统中国社会结构,积极调整自己的处事态度,更好地融入社会。

本文来源:http://www.31823946.com/news/1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