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谣言传播机制研究三篇

| 点击:

【www.31823946.com--热门推荐】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微博、国外网站、网络论坛、社交网站、聊天软件等)而传播的谣言没有事实依据带有攻击性,目的性的话语。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谣言传播机制研究,以供大家参考!

  谣言传播机制研究1

  【摘要】谣言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其传播范围非常广。本文以2011年3月份出现的“盐慌”事件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来研究谣言传播的社会机制和心理机制。
  【关键词】谣言 “盐慌” 社会机制 心理机制

  一、文献综述

  1、“谣言”的定义

  一般来说,“谣言”被认为是“一些未经证实却被广为传播的信息,其内容具有不确定性同时暗示环境中可能存在潜在威胁,能够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警觉。”①1951年,美国学者彼德逊(Peterson W.)和盖斯特(Gist N.)在《谣言与舆论》(《Ru-

  mor and Public Opinion》)一文中给“谣言”作如下定义:“谣言是一种在人们之间私下流传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②

  2、谣言的传播机制

  很多学者都将谣言的传播机制分为心理机制和社会机制两个方面。如奥尔波特等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谣言,在《谣言心理学》一书中,他们指出谣言的传播有其基本的法则,并且对谣言传播的心理动机进行了归纳,指出谣言歪曲的基本模式,即简化作用、强化作用和同化作用。夏明钊在其所著的《谣言这东西》中对谣言产生的社会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谣言的产生与其所在的社会传统与社会制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二、谣言传播的社会机制

  1、谣言的传播途径

  由图1的数据可以看出,人际传播成为谣言传播最主要的途径。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式,其在谣言的产生和传播过程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媒体作为一种相对严谨的媒介形式,其参与谣言传播的力度较小,更多的是进行一些事实性的报道。

  第一、谣言的产生与传播有其深刻的情感因素,谣言信息一般暗示环境中可能存在潜在威胁,希望人们能够提高对环境的警觉。因此人们更倾向于将与谣言有关的信息告知他们情感维度内的人,即通过人际传播的形式告知身边的朋友,无论是出于提醒的目的还是出于维系情感的手段。在“盐慌”事件中可以看出,与以往传播方式不同,起关键作用的不是互联网上陌生人之间的转发,而是亲朋好友的“善意提醒”:食盐不贵,买多了问题不大,买少了问题却不少。人际传播作为巩固情感纽带的一种方式,加速了谣言的传播。另一方面,由于语言比文字更具灵活性、可转换性和掩饰性,因此,口头形式更适合谣言的传播与扩散。现实中的谣言传递链条严重依赖人际传播。法国让?诺埃尔?卡普费雷在他的《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一书中说“谣言并不是从陌生人那儿得来的,恰恰相反,是从我们熟悉的人那里来的”。这一现象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也得到了呈现:朋友因素占据谣言传播途径的主要部分。

  第二、互联网为谣言提供了新的传播平台和渠道,构成了谣言传播新的生存环境。从传播路径的角度,可以将网络谣言划分为现实参与型网络谣言和原发性网络谣言。前者是指网络谣言从现实中发端,有一定程度的扩散后再进入互联网,呈现口头传播、手机传播和互联网传播并行发展的状态。原发性网络谣言是指网络谣言由某个或若干网民发帖等行为而引起,经过众多网民相应的回复行为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后才开始的现实传播。后者相对来说更为理性。即便如此,网络的瞬时无限量传播为谣言的滋生和扩散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一条消息一经发布就有可能传遍网络,这种裂变式的传播速度使人们在试图验证信息真实与否之前就被动地卷入到信息弥漫的浩瀚洪流之中,在无形之中成为谣言的附和者和传播者。网络谣言主要通过文字进行传播,这一介质特性决定网络谣言传播要比传播的口头谣言更具理性,其一是文字传播的可保持性好,二是文字表达相较口头表达更有逻辑性。此外,网络谣言传播的接受人群更多元化,在谣言的传播过程中容易产生讨论和争议。从这个角度来看,传统谣言的接受者更容易趋同和走向极端,而网络谣言的接受者中由于存在更多的不同意见,意见趋同和极端化的可能性就要低很多。网络的匿名性,使用户无须提供自身真实身份信息,也不用承担任何社会责任,容易造成谣言传播。

  第三、传统媒体仍然是网民心中的权威消息来源。传统媒体由于其相对专业性和严谨性,一般不会成为谣言的产生源和直接传播源。但当传统媒体的报道不够准确,或者是细节做得不到位的时候,也会成为滋生谣言的源头。同时传统媒体所作的关于谣言情况的一些事实性报道往往会强化人们的恐慌意识。如在此次“盐慌”过程中,很多人就是在收看到电视上关于人们抢盐的报道后,参与到购盐大军中去的。

  三、谣言传播的心理机制

  1、散布谣言的动机

  在问及调查者告知别人“盐慌”这一消息时,他们所持的目的,27%的人是为了劝说他人买盐,19%的人是为了劝说他人不要买盐,46%的人仅将其作为娱乐话题与他人分享,8%的人是持有这三个目的以外的其他目的。我们将这这四种目的或动机分别归纳为:促进、反对、无关、其他。

  促进:即希望事态沿着既有的趋势继续往下发展。

  反对:出于制止或阻挠的目的劝说他人放弃行为而使事态得到制止。

  无关:没有很强的目的倾向性,只是将信息作为娱乐话题在人际交流中供人分享。

  其他:以上三种目的之外的其他目的。

  从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其目的性并不是很强,而正是这种无关的传播方式所起到的效果却更为明显。因为目的的无关性而使信息内容显得客观,受众倾向于接受这样的信息。以促进或反对为目的的信息传播,特别是谣言信息的传播,类似于“诉诸感情”或“诉诸理性”的劝服方式,其效果往往是有限的,并且它还受到信息接受者自身的一些因素的影响,如性格、经历、文化水平等。而且这种方式更容易让人产生恐慌感。因此,人们更倾向于受到“无关”信息的影响。

  2、接受谣言的心理机制

  (1)信息控制和宁信心理。心理学家发现,面对发生的事件,人们首先考虑的是采取行动,改变环境,而当遇到困难,无法采取行动时,他们会试图去理解和解释事件。心理学研究还表明,获取信息是一种控制形式,此称为“信息控制”。所谓“信息控制”,是指当个体获得关于有害事件本身的信息时所产生的控制意识。这些信息包括:该事件会产生怎样的感觉,它将在什么时候发生,引发它的原因是什么,它涉及到什么程序,它会持续多久,等等。

  在“盐慌”事件中,38.5%的人将“盐的价格会上涨”作为他们劝说别人买盐的理由,23%的人在劝说他人买盐是所使用的理由是“中国的海盐会受到日本辐射的影响”。这两个方面成为人们劝说他人买盐最主要的两个原因。这类谣言旨在提供有关人们生活最基本的信息,因此被称为信息类谣言。信息类谣言表现出的正是人们试图了解事件以确定自己的应对方式和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这是恐慌事件后,信息类谣言极易产生的心理机制。

  同时,警示类的信息可以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外界形势的信息能让人们对事件有清楚的认识,进一步指导今后的生活。对这类信息,人们的心理状态就是“万一它是真的怎么办,其后果肯定非常严重。所以,我就必须告知家人和朋友。”这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状态被称为“宁信心理”,是突发事件后信息类谣言得以传播的一种心理机制。

  (2)归因心理和次级控制。根据baum等提出的次级控制理论的解释,当人们面对不能影响或控制的环境(即他们失去了初级控制)时,他们会试图解释和理解当前的情况,使焦虑得到解释和正当化,从而获得次级控制。

  次级控制中解释的环节便是归因。归因理论考察的是行为可察觉的原因,而不是真正作用于人或影响一种结果的决定因素。这涉及到人们对事实进行合理的想象与阐释。

  在此次事件中,由日本的核泄露导致的中国的“盐慌”,正是这种想象和阐释的结果。即由日本核泄露联想到核能会污染海水,而海水是海盐的主要来源,这样一来,盐的供应肯定会受到影响,于是大家纷纷买盐。另一方面,盐能防辐射也为大家争相买盐提供了充足的理由。

  3、人们的既有态度与他们对谣言的反应之间的关系

  在88个调查对象中,有5人相信“盐慌”,72人不相信,11人不清楚。在相信“盐慌”的五人中,有4人参与买盐;在不相信“盐慌”的72人中只有3人参与买盐,其他69人都未参与;在不清楚会不会有“盐慌”的11人中有6人参与买盐,其比例分别如下:80%,93.8%和54.5%。

  这表明,人们的既有倾向性会影响他们对谣言的态度。原本持有坚定立场的人在谣言发生时,会保持相对谨慎的态度。而态度不明确的人在谣言发生时,则很容易受到影响。

  4、最接近需求至上原则

  在问及人们买盐的目的时,有69.2%的人是担心其他人将市场上的盐买完了,因此买一些备用;15.4%的人是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而只有7.7%的人是为了防辐射。

  在整个“盐慌”的传播过程中,虽然谣言的最初形式是“食盐可以防辐射”,但在人们的实际购买行为中,其购买目的却不完全表现于此,而更多的是担心食盐被其他听信谣言的人买完,自己无盐可用。这一担心自己利益受损的心理导致了人们的实际购买行为。这表明,参与到一些非理性的行为当中,人们首先考虑的是其最实际的利益,即最接近的需求。谣言传播的重要动力即是对利益的关注。利益的驱动导致了人们去关注“盐慌”,又因此对谣言进行了传播,也因为担心自身利益的损害,才会进行实际的购买行为。在一个谣言从产生到最终消失的整个过程中,人们自身的实际利益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①孙嘉卿、金盛华、曹慎慎,《灾难后谣言传播心理的定性分析―以“5?12汶川地震谣言为例》,《心理科学进展》,2009

  ②[法]卡普费雷:《谣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10级传播学专业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谣言传播机制研究2

  加强重大突发危机事件微博传播内容的管理,及时发现不实传言,澄清真相,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作者认为,建立一套完整的微博辟谣机制,应该包含内容、技术、制度、道德四个层面,涉及微博用户、微博运营商、传统媒体、民间组织、政府相关部门等主体。

  内容层面——让谣言止于微博

  不少学者认为,尽管微博为谣言的传播扩散提供了便利,但其自身的一些传播特性又使其成为辟谣的极佳平台——它赋予了每个用户以相对平等的发言机会,这就决定了在任何事件中,人们都不可能只听到—种声音。特别是在重大突发危机事件中,现场往往不止一个目击者,彼此发布的内容可相互佐证,从而使不实信息失去生存空间,即所谓的“自清”功能。同时,微博传播迅速、覆盖面广等特性,又能够保证辟谣信息最快、最广地传达给每一位用户,使谣言止于微博。在这一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发挥舆论领袖、政府部门等具有较高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微博主的作用。

  1.舆论领袖。虽然在微博上人人都有发言权,但发言的影响力却不尽相同。在各种辟谣力量中,舆论领袖是十分重要的一支。有学者将其分为短暂型和稳定型两种。前者往往与具体话题相关联,可能是事件的亲历者、目击者或是拥有第一手资料的调查者,其影响力一般局限于特定事件,并呈现出分散性和暂时_生特点。如知名的专家学者、明星、媒体人等,由他们所发布的辟谣信息可信性强,影响范围广,往往可以事半功倍。以金庸“被死亡”事件为例,由于知名记者闾丘露薇等人迅速在微博中予以澄清,此谣言从出现到消解,总共不到两小时。

  2.政府部门。重大突发危机事件中,谣言之所以满天飞,往往源于人们无法从政府有关部门和权威媒体上及时获取信息,这时政府和媒体切不可失声。如2011年3月发生的“谣盐”危机中,中国盐业总公司专门开通了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澄清有关事实,回答网友疑问,其发布的每条微博几乎都得到了上百次以上的转发,对谣言的消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重大突发危机事件微博辟谣机制的建设上,结合了政府公信力优势与微博传播优势的政府官方微博,理应成为十分重要的一环。

  3.民间组织。独立的第三方辟谣的存在十分必要。如民间科普组织“科学松鼠会”成员运营的微博“谣言粉碎机”,利用科学知识揭穿各种谣言骗局,在日本大地震后为破除民众对于核泄漏的恐慌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这些民间专业辟谣微博的出现,弥补了纯官方信息的不足,为民众提供了一个非官方的可靠信源,对于谣言的消解作用显著。

  4.运营商。在微博内容的管理方面,运营商拥有着较大权限,其对相关信息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谣言的扩散程度与辟谣效果。目前,最为普遍的一种做法是开通官方辟谣账号。其中,新浪“微博辟谣”开通最早(20IO年11月),小组共有7位常设成员,由新闻中心总编辑陈彤直接领导。2011年3月,腾讯、搜狐“谣言粉碎机”及网易“微辟谣”也相继开通,官方辟谣账号成为运营商“标配”。同时,各种议程设置手段也被普遍应用,保证了真实情况能够及时有效地传达给每一位微博用户。技术层面——利用技术手段进行监管及追惩

  除了内容管理,运营商还可通过暂停账号、删帖等技术手段控制谣言的传播。

  首先是对微博内容进行监控,尤其是在重大突发危机事件后,对带有相关关键词、转发量大的微博,必须予以重点关注,同时接受用户举报,一旦核实为不实信息,除利用官方辟谣账号进行澄清以外,还应及时通过私信、功能等方式通知原作者及转发者删除或纠正原帖,尽快消除影响。

  其次,还应建立起一套事后追惩制度,对造成重大后果的谣言制造者以一定的惩罚。目前,新浪“微博辟谣”在发布澄清信息的同时,也会公布对发表不实信息用户的惩罚,如删除ID,暂时关闭其发言、被关注功能等,对谣言制造者起到了一定的警醒作用。

  第三,从长远看,还可建立一套微博用户信用评价体系。微博谣言的泛滥,与造谣、传谣成本低廉有很大关系,一句“好意”“无心”或“凑热闹”往往就可免于谴责,久而久之,人们对于造谣、传谣也就无所顾忌,任意猜测,不求甚解,客观上助长了谣言的兴盛。即使因某则谣言受到牵连,惩罚大多也只是暂时性的,随着时间的流逝,除非是特别知名的博主,人们对于其曾经的“失信”行为便会渐渐遗忘。而如果有一套信用评价体系,对每个微博用户给予一定的信用等级,那些经常造谣、传谣的人便会无所遁形,他们所发布的信息也就少人问津。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令每个用户在发布或转发信息时更为小心谨慎,主动求证,从而遏制那些出于“宁可信其有”或简单盲从心态的谣言传播。对此,新浪正着力研究,想形成一套在微博体系上的信用体系,让那些造谣者和经常传谣的人受到惩罚,在信用体系里面得不到大家的认可,从而减少或者是彻底地打掉他们的影响力。

  制度层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操作流程建设

  1.法律法规建设。微博谣言的泛滥,还与缺乏相应法律法规有关。尽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有针对散布谣言者的处罚条款,但网络谣言存在发布者匿名、追踪取证困难等特殊情况,需要专门的法律规范予以支撑,否则,任何判定、惩处不仅操作困难,而且显得“名不正、言不顺”。如上文提到的追惩制度,就缺乏公开量化的标准,是否“公开点名”、惩罚时间为多久等问题往往由工作人员主观判定,因而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许多用户抱怨,自己并非刻意传播虚假信息,却也遭到了处罚,甚至还有人对运营商宣布某条信息为谣言的资格提出质疑。因此,追惩前必须先设定一套判定和惩罚的标准,使处罚有法可依。同时建立相应的申辩程序与监督机制,确保惩罚不被错用、滥用。而对于造成重大恶劣影响的谣言的发布者和主要传播者,则必须追究其法律责任。

  2.媒体微博发布操作规范建设。与一般微博用户相比,媒体拥有丰富的资源与一定调查取证能力,能够对微博内容进行核实,也因此,由媒体官方账号发布的微博一般被认为是真实可信的。然而,在这个“时间就是生命”的时代,“抢新闻”已经成为媒体的普遍做法,而微博又为此提供了一条最便捷的渠道。于是,媒体微博参与谣言传播的案例也屡见不鲜,最著名的便是某新闻周刊发布的“金庸去世”假新闻。事后,该新闻周刊发表致歉声明,相关责任人辞职、解聘、罚款、降职,算是在行政责任追究方面提供了一个范本。但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媒体微博发布规范,从源头上防止类似事件再发生。英国《卫报》2011年公布了9条“‘负责任’使用微博的方式”:(1)除非你看到事情发生,否则不要发微博;(2)记住,有些人发微博只是想开玩笑;(3)记住,害怕某些事情发生,并不等于知道某些事情将要发生;(4)如果看到谣言,直接质疑。如果你转发谣言,即便是以求辟谣的方式转发,也可能吓坏一群完全不了解情况的人;(5)设法求证;(6)如果你看到你知道并非真实的微博,设法纠正;(7)如果你发微博说你看到的情况,请说具体一点,说明你在哪里,看到了什么,不要夸张,也不要想当然;(8)“粉”请你相信准确可信的人;(9)女口果你出门遇到打劫和骚乱,请发相关微博,那样可以让警察的工作更容易。英国《卫报》的做法,我国媒体可作一定的参考。

  谣言传播机制研究3

  毋庸置疑,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融合、共同发挥作用的全新发展阶段——“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人类社会的传播方式,也使得谣言传播进入了一个新的舆论环境。

  今年6月11日,一场罕见的雾霾天气突袭武汉,三镇被灰黄色气体笼罩,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500米。异常天气引发公众恐慌,网络上谣言四起。本文将透过武汉雾霾事件,浅析谣言的产生原因、传播过程以及遏制办法。

  一、谣言发生的原因

  谣言是利用各种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互联网诞生后,信息传播速度和密度大大增加,谣言传播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特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

  那么,谣言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先来回顾一下此次雾霾谣言的产生。6月11日早上8时起,出门上班、上学的大人小孩都发觉天气雾蒙蒙。9时9分,武汉市环保局官方微博发布的PM2.5研究性监测数据显示,最近一小时均值为44微克/立方米,多位网民开始通过评论该条微博怀疑数据的真实性和询问天气怪异的原因。直到10时43分,武汉中心气象台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称雾霾天气未来3小时仍将持续,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防范。由于没有告知民众具体原因,引发网友种种猜测,如发生火灾、武钢锅炉爆炸、青山区域的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各种版本铺天盖地,“有图有真相”,且通过手机短信、微博、QQ群迅速传播。

  由此可见,其一,从社会心理层面来看,谣言的发生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恐惧。比起看得见的威胁,人更害怕的是未知。尤其在一个保障机制还未健全的社会里,人们的恐惧和担忧无处不在,因为无法预知下一秒会发生什么。面对突然发生的危机,人们渴望在第一时间了解相关信息,需要对事态发展的进程随时进行了解。而官方却无法迅速作出合理有效的解释,这就使得许多耸人听闻的“小道消息”流传。

  其二,信息不对称,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资源掌握在政府手中,在危机事件发生后,执政者认为事件内情不宜公开或者由于政府的工作效率等问题没有及时公开,公众无从得知事件真相。官方和民众信息不对等,加重了民众的焦虑感和对政府的不信任,这就为谣言的滋生提供了土壤。正式渠道的缺位,使得民众往往运用非正式渠道去获取信息,加大了信息传播失真的风险。

  其三,互联网的海量性和虚拟性,为谣言传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 网络的超时空性和无限流动性,使信息传播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并实现实时更新。互联网的传播不是点对点,而是点对面、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影响深度都远远超过以往的传播方式。一方面,信息爆炸和碎片化明显,受众极易迷失。我们经常看到,一个谣言在时隔几年之后重新冒出来,然而相信它的人仍不在少数。另一方面, 互联网用户身份的虚拟性和任意性,使得大多数情况下传播者的主观臆断成分增加,不去核实信息的真实性,无须承担在制造和散播谣言方面带来的个人信用损失,反而因他人相信自己散布的传言而沾沾自喜。

  二、谣言的传播过程

  谣言在传播中充分凸显了个体与群体的作用。

  从个体层面看,人们接收谣言后,会产生兴趣或焦虑情绪。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对信息真实性的判断会更加草率。另外,“相信什么”取决于“由谁来说”。谣言并非是从陌生人那里来的,恰恰相反,它是从熟悉的人那里来的,这是人们相信谣言的基础。另外,在传播过程中,人们会突出自己喜好的一部分,而对自己不利的信息有意无意地忽略或者剔除。

  以雾霾为例,在官方尚未明确表态的情况下,网上开始流传雾霾天气系化工厂爆炸或者是氯气泄漏引起,谣言传播者还配了一张化工厂爆炸的图片,吸引大量网友转发。实际上,该图是今年一月“大楚网”网友上传的一张钢铁厂旧图,受众只要注意去核实一下,马上就能发现破绽。但大多数人并未对其产生疑问,反而相信了这个谣言,向自己的好友和家人转述,最终呈现爆炸式的传递。

  从群体层面看,人总是不自觉地模仿和跟随群体的观点。在谣言传播中,相信者越多,受众对它的相信程度也越高。哈佛大学法律教授凯斯?桑斯坦曾在其著作《谣言》中提出“信息流瀑”、“群体极化”的概念。“信息流瀑”是指一旦一定量的人开始相信一则谣言,其他人也会相信,除非他们有更好的理由相信这则谣言是虚假的。人们对于多数谣言所涉及的话题都缺乏直接经验或个人认知,所以大多数人会听从并遵从大众的看法。而“群体极化”则是指人们在跟观点相似的人交谈后变得更加极端,人在独立思考时往往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但与他人在一起时,则更倾向于相信大众的看法,即使有疑问也存留在心中不肯轻易发表。

  在雾霾事件中,这种“信息流瀑”、“群体极化”现象也明显体现,很多人选择了宁可信其有,并加入到传播谣言的队伍中。在谣言大量产生之后,传统媒体官方微博介入其中,代表民众询问雾霾天气详情。当天下午,荆楚网刊出官方回复,称雾霾天气系燃烧秸秆引起。传统媒体官方微博纷纷予以转发,并刊出专家对市民应对雾霾天气的建议。官方说法给出后,很多人还是持怀疑态度,但微博上关于化工厂爆炸和氯气泄漏的攻击性谣言明显减少,与此同时,调侃的微博数量增多,例如说雾霾天气是高考学子烧书引起的,舆论环境朝着轻松的氛围转化。

  三、谣言的应对策略

  谣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仅凭法律管制来遏制谣言是远远不够的。在全媒体时代,让谣言不攻自破的最好方法就是真实信息的传播,多阶段、多渠道地借力各种媒体,发出各种声音与画面,让谣言止于“知”者。

  第一,传统媒体应该承担的角色。就时效性来说,传统媒体远远不如互联网等新媒体,但在可信度和权威性上,传统媒体占有绝对优势,尤其是主流媒体。

  在此次雾霾事件中,荆楚网最先发消息《武汉出现灰霾天气 多种网络传言不实》,描述了相关部门对于网络不实传闻的回应,并说湖北日报记者正在武汉中心气象台采访,稍后为大家发布最新消息。随着《湖北日报》、《武汉晚报》等传统媒体的介入,媒体的关注度在第二天有所提升,报道重点放在当地环保部门的辟谣和当地公安对涉嫌造谣者进行拘留,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本文来源:http://www.31823946.com/news/3146/